

我們的日常勝過習慣看是微不足道,一旦形成了習性,長時間的處在這樣環境中,嚴重的可能會減短人的壽命。根據國外有關的撰文指出,喜歡吃零食、吃飯太快、忽視早餐等很多壞喜歡不僅對我們身體不好,還會影響我們壽命。接下來就和中國吃網微信主編一起看下,哪些壞習慣會讓人短壽。
1、零食不離口
有很多人喜歡沒事的時候吃點零食,比如餅干、瓜子,嘴總是停不下來。國內有關的心理學家認為,吃零食不僅能夠讓人心情愉快,還能起到減壓的作用,有效的消除情緒上的問題。
但美國營養專家薇洛·亞若什表示,不餓的時候吃零食,正餐就會吃得少,導致蛋白質、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獲取不足。而且,零食大都是高鹽、高糖、高脂肪食物,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馬健文建議,想吃零食時,先問問自己到底餓不餓,如果不餓,就堅決管住手,把零食鎖起來或分給朋友。
2、飯吃得太快
社會節奏快,導致人們吃飯不得不“加速”。美國注冊營養師喬安·赫斯林表示,吃得太快,大腦來不及發信號分泌消化液,胃腸道也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加速蠕動,很可能導致消化不良,甚至出現燒心、腹脹等癥狀。
長時間的處于這樣的壞習慣中,會導致人的體重急劇增加。雖說中國人講究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。但是小編建議還是找些朋友邊吃邊聊,那樣能減緩進食的速度,一面造成暴飲暴食的不良習慣,每次吃飯一定要多咀嚼幾次,這樣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。
3、總忽視早餐
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,但沒時間、沒胃口、控制體重等原因總能成為人們不吃早餐的借口。不吃早餐可能造成胃炎、肥胖、膽結石等健康問題。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,不注重早餐的人平均壽命會縮短2.5歲。瑞典于默奧大學研究發現,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大后更易患代謝綜合征,并增加罹患糖尿病、心臟病和腦卒中等的風險。
因此,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提醒,按時吃早餐很重要,一頓高質量的早餐,營養搭配應做到“四有兩不要”,即有淀粉類主食;有富含蛋白質的奶類、蛋類、豆類;有蔬果;有一勺堅果;不要油炸食品;不要燒烤或熏制品。
4、愛咬手指甲
有關研究發現,就算你每天洗再多的手,都會有細菌的的入侵,如果再有喜歡咬手指甲的習慣,也就為了細菌入侵身體做了個媒介,在咬手指的時候很可能會咬破自己的皮膚,導致炎癥打發生。長期還會引起牙齦的問題。
5、電視停不了
調查發現,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周要看電視20小時以上。美國密蘇里大學馬克·漢密爾頓教授表示,每天連續坐數小時,回家后又繼續坐在電視機前面,會導致腰椎病、心臟病、2型糖尿病等發病風險大大增加。赫斯林稱,晚飯后窩在沙發里,熱量得不到燃燒,很容易發胖,并且降低耐力和大腦活躍度。
澳大利亞研究顯示,即使經常參加鍛煉,也無法彌補長時間靜坐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。每天坐著超過3小時,可能會讓壽命縮短2年。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周迎春建議,每看1小時電視,起身活動一下,比如做做家務等。
6、煙草不離手
大量臨床證據表明,吸煙能增加癌癥、腦卒中、哮喘、肺部感染、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。尤其是一起床就抽煙的壞習慣,會導致患肺癌危險大大增加。美國“戒煙中心網”撰文指出,每抽一支煙,壽命就可能減少5分鐘。每8秒鐘,全球就有1人死于吸煙。
另外,希臘塞薩洛尼基亞里士多德大學研究表明,吸煙會弱化味蕾的感覺,讓人對水果和蔬菜的食欲大為下降,飯菜必須加更多鹽和糖才覺得有味道,因此就會影響吸煙者的飲食健康。
7、飲酒總貪杯
適量飲酒有益健康,但飲酒過量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傷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于2006~2010年間調查了20~64歲成年人的死因,結果發現,其中10%的人死亡原因與過量飲酒有關。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,平均每10秒鐘就有一人死于飲酒,有60種疾病歸因于不健康飲酒,酒精引起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吸煙。心臟病、腦卒中、高血壓、抑郁、記憶力減退、肝硬化等問題。赫斯林補充說,酒的熱量也不低,還會增加食欲,讓人吃得更多,更易發胖。
沂州府連鎖酒店感謝您的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