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易管理學:
【五招提升員工認可度】1. 為中層經理們開辦一個“認可培訓班”;2. 為你的經理們設計一個標志性的方法,從而認識到真正看清楚雇員的重要性;3. 讓所有經理學會如何讓他們的認可制度具有個性化;4.在對雇員進行評估時,正式地表達你的認可;5. 在對表現最好的雇員予以認可上,不要表現得太小氣。
【牢固客戶關系十大法則】1.你就是企業,客戶認同你從而認同企業;2.永遠把自己當成顧客而非甲方;3.用積極的詞語;4.多說"我們"少說"我";5.保持相同的談話方式;6.表現足夠的耐心;7.永遠比客戶晚掛電話;8.交談中不分心;9.從不放棄顧客;10.花精力在不滿的客戶身上,與核心客戶建立情感聯系。
【管理分三層】一定要底層有饑餓感,中層有危機感,讓高層有使命感?;鶎右胸熑涡?、中層要有進取心、高層要有亊業心。各層次的管理各有側重,饑餓感是淘汰出來的,危機感是競爭出來,使命感是領導踐行出來的。責任心是檢查出來的,進取心是激勵出來的,事業心是財富共享出來的!
【怎樣的下屬會受重用】1)結果為導向;2)做了再說難,別做以前就唧唧歪歪;3)說什么不好,要附上解決方法,只是抱怨,那種人沒有社會價值;4)上司的命令先執行,再思考。解釋成本很高,學會相信上司判斷;5)做好本分即可,別基層思考高層問題,高層思考中層問題,各司其職最好!
【績效管理的6大誤區】1、認為繼續管理就能提升業績;2、推行績效管理,但不重視結果導向文化培育;3、只是算工資和獎金的根據;4、認為有了績效管理就解決的員工的動力問題;5只注重績效結果但不重績效產生的過程;6為了績效而績效,不注重員工職業化訓練。結論:績效是手段,文化是前提。
今年大型餐飲的五種活法:死撐到底,創新體驗,揮手轉行,斷臂求生,推倒重來。 ------成都老房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海底撈 是中餐“個案”還是”大道”?
文/百萬商學院
“職業餐飲網編者按,本文是金百萬商學院供稿,北京金百萬餐飲娛樂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,以經營正宗北京烤鴨、精品京菜為特色,是集餐飲、娛樂、電子商務等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公司,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、最值得信賴的餐飲連鎖品牌。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,完成了由單一店面到連鎖經營;由特許加盟到多元化發展;由品牌營銷向資本運營戰略化轉變;現已發展為擁有自己的企業人才發展基地、養殖基地、社區中央廚房、物流配送中心、80余家分店、90多萬名會員、近萬名員工的美食、娛樂并舉,直營、合作、特許加盟三種形式并存的中餐連鎖帝國。”
很高興能夠在這里和大家交流和分享現在火遍大江南北的“海底撈現象”。金百萬在2012年成立了百萬商學院,今年年底百萬商學院4000平米的學習中心就會投入使用。我們百萬商學院在最近的一年中,對一些傳統餐飲企業及新銳的餐飲企業做了持續的追蹤研究,其中就重點研究了海底撈?,F在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們的研究結果。
1)您如何看海底撈企業?是中餐連鎖的“個案”還是”大道”?
和眾多的卓越的餐飲企業一樣,海底撈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,無論是它的企業戰略、品牌戰略,還是運營服務體系都值得中餐企業學習。
但它是否是中餐企業的大道,還是個案,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。
第一個方面:
首先,我們認為,海底撈的成功,是品牌的成功。而品牌的成功,需要特定的時間、空間和市場條件,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天時、地利和人和。品牌的成功無法復制,僅從這一點上說,海底撈是中餐的個案而不是大道。
海底撈通過把資源都集中在為顧客提供卓越的服務上,把營銷資源都投入到口碑營銷上,通過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鄭州的布局,輻射全國,迅速搶占了“服務好”這一品牌定位,在老百姓的心中,說到餐飲企業的服務,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底撈,而服務又是老百姓最看重的顧客價值。在那個時間,那個社會環境下,海底撈能做到。而現在,很多餐飲企業向海底撈學習,在服務細節上下功夫,各家餐飲企業服務水平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,該想到的都想到了,服務的再好,老百姓都認為是跟海底撈學的,很難再突現出來。“服務好”已經被海底撈在老百姓心中注冊了,其它餐飲企業很難搶占了,甚至提供附加的服務,只會增加運營成本,不會再帶來明顯的收益。
寶潔公司是全世界日化行業的龍頭老大,推出的海飛絲洗發水搶占了“去頭屑”的品牌定位,飄柔“使頭發柔順”,潘婷則代表了“營養頭發”,順風順水,都很成功。但它不了解中國人以黑發為美,中國的奧妮,搶占了“黑頭發,中國貨”的品牌定位,占有了一席之地。寶潔和聯合利華都束手無策??上Ш髞?,奧妮自己丟了“黑頭發”的定位,開始宣傳“爽潔自然”,“用奧妮,游黃果樹瀑布!”,想搶占寶潔飄柔的“讓頭發柔順的定位”,結果大敗,最終被收購,這個品牌消失了。聯合利華則趁機推出了“夏士蓮黑芝麻,真正黑頭發”,搶占了黑發的定位,大獲成功。寶潔晚了一步,推出了潤妍,主攻黑頭發的定位,砸了幾個億的廣告,最終也沒有效果,寶潔那么強大的實力,因為錯過了時機,沒有搶到有巨大價值的品牌定位,都無法成功。
通過一個小小的案例,我們就知道,打造品牌,搶占品牌定位需要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開餐飲的都知道,黃金地段多么重要,現在“服務好”這一黃金地段已經被海底撈占了,你很難搶奪回來,除非那一天海底撈自己犯錯,不搞服務了。
其次,如果餐飲企業真的想學海底撈的“服務致勝”策略,也很難學會。感動員工,感動顧客都是老生常談,沒有什么新鮮的,做餐飲的人,大體上在上個世紀末都已經知道了。但大家都沒有落地執行出效果,海底撈卻做到了,因為海底撈有一套體系來支撐,能最終出效果,我們只看到策略的結果,沒有看到背后的運營體系,看似簡單,實質上很難學會。
大家如果看了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,有一件事是確定的,那就是你一定學不會海底撈了。因為這本書中揭示的只是海底撈整體戰略的一部分的執行結果,簡單點說,只是策略執行的結果,連戰略的層面都談不上。很多企業在這個層面學習,學習海底撈的感動員工,感動顧客,由于和企業原有的自己的戰略相矛盾,成本飛漲,而且沒有搞清楚海底撈的內在運營的機理,還沒有學會,就導致了企業運營惡化,甚至倒閉。就像古時候,有人看到鳥能在天空自由的飛翔,就把鳥的翅膀砍下來,綁在自己的胳膊和腿上,從高空跳下,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被摔死。
最后,每個企業的目標客群不同,戰略也會不盡相同,服務僅是一種策略,未必能和每個餐飲企業的戰略相吻合。很多餐飲企業,他們的目標消費者僅是要求果腹,實惠量大便宜才是王道。不需要多余的服務,甚至不需要服務,這樣才能節約成本,價格便宜,滿足顧客最看重的價值。
另外,我們也可以看到,中國人口紅利已經結束,中國的年青人口急劇減少,餐飲企業面臨用工荒,這種高人力的,人海戰術的服務模式在未來能否繼續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。
國際餐飲巨頭,從麥當勞,到星巴克,再到賽百味,都提供很少的服務,也都很成功。
所以,中餐企業,切不可盲目學習海底撈的策略,而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客群,自己的品牌定位,自己的戰略來確定。
從上述的意義上來說,海底撈只是個案,不是餐飲企業的大道。
但從第二個方面來說:從海底撈的戰略、經營理論體系、執行體系來說,可能海底撈不但是餐飲企業的大道,而且還是中國所有企業的大道。
“現代管理學之父”德魯克發現,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,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:擁有清晰、簡潔而又深刻的企業理論,而不是僅憑直覺去展開行動。
海底撈有自己的理論指導體系,海底撈的董事長張勇先生最信奉的也是德魯克的理論,而且堅定不移的在企業內執行。
德魯克認為,企業的目的有也只有一個,就是創造顧客。由于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,所以企業有而且只有兩個基本功能,創新和營銷。
真正讓海底撈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的是海底撈的創新能力。哈佛商學院甚至把海底撈視為中國僅次于華為的最具創新力的企業。海底撈內部建立了完善的創新體系。感動員工,需要有各種創新的辦法,而不僅僅是各個企業都執行的送個生日蛋糕了。感動顧客,需要持續的創新。餐飲企業都知道感動員工,感動顧客,卻沒有一家十分成功。而海底撈卻成功了,因為背后一個強大的創新體系。海底撈建立了創新的指標體系,A類創新,B類創新,每月創新評選等,與升職,加薪都緊密相聯。
管理層面對員工,通過創新感動員工。
員工父母老無所依,海底撈的管理層想到,國家有退休金制度,海底撈為什么不能有?針對員工的父母發退休金,直接打到員工父母的卡上。海底撈的這一行動,轟動了員工所在的十里八鄉,真正的不但感動了員工,還感動了員工的父母,甚至感動了員工所在的十里八鄉。這是管理層的一個簡單的創新。
員工在第一線,知道顧客的需求,面對顧客創新,感動顧客。
從包手機的“包丹袋”,到美甲,再到給顧客束頭發的猴皮筋,都是在這個強大的創新體系下產生。
從上面可以看出,海底撈建立了從基層員工到高層管理層的完整的創新體系。
所以,海底撈背后最核心的競爭力,來源于它的強大的創新體系,而不是感動員工、感動顧客、變態的服務這樣的老生常談。
我們再看看中國還有那家餐飲企業有創新體系嗎?可能有的也只是菜品的研發與創新。不用說餐飲這種傳統行業了,就是高科技企業也很少有自己的創新體系。
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多變的環境,企業要想基業常青,創造和保持核心競爭力,持續的創新才是大道。
從這個層面上來說,海底撈不僅是中餐企業的大道,而且是中國所有企業的大道,值得我們學習。
2)海底撈是中國餐飲應該全面學習的成功發展模式嗎?
首先要界定清楚海底撈的成功發展模式是什么?如果是指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中的感動員工,感動顧客的那些東西,中國餐飲企業可能真的無法全面學習了?,F在的經濟環境,用工環境,競爭激烈程度已經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及本世紀初有了天壤之別了。很難再復制它的成功模式。
但中國餐飲企業真正應該學習的是海底撈的簡單的企業指導理論,創新體系和口碑營銷體系。
3)餐飲企業從海底撈可以學到什么?
除了創新體系以外,海底撈還有很多值得中國餐飲企業學習的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中國的餐飲企業很多都在做加法,今天增加幾個菜品,明天增加幾項服務,后天又增加文娛活動。有些中餐,甚至要求服務人員,見到不同的顧客會說不同的祝酒詞。單店的復雜度越來越高,單店營建成本不斷提升,復制難度越來越大。這也是中餐企業發展慢的原因。海底撈以前也走入了這些誤區,但后來通過戰略的修正,對價值鏈進行了重構,把關鍵的資源都投入到了感動員工和感動顧客上,一些不重要的環節都砍掉,還有很多進行了削弱,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即可。比如,消減了菜品的數量,控制存貨成本,大量使用鄉下的中老年的人員做服務人員,減少服務人員成本。餐具,甚至還在使用1.8元一只的鋼化杯。人員服裝,幾十元一套。其它的一些用品用具也幾乎都是使用低價實用的貨品。而把節余的成本投入到為員工和為顧客服務上。整個價值鏈重點十分突出。這樣海底撈在保持很好的利潤的同時,單店復制難度也減少了,發展也提速了,同時顧客還有了極致的“變態服務”的體驗。
由于篇幅關系,只能先簡單的談到這里,如果大家有興趣深入探討,歡迎大家做客百萬商學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