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1999年成立至今,大蓉和創造了一個歷經12年不衰的神話,每到用餐時間門口就排起長龍,每年前來“朝圣”取經者不可計數。連年攀升的營業額讓大蓉和的廚師團隊不斷外出尋找新的創意,就在今年春節前,去德國考察交流歸來的大蓉和一品天下店行政總廚李志強,就把后廚冰箱上的文字示意圖換成了更直觀的圖片形式。
“在德國生活了一個月,文字不通,語言不通,但外出買東西的時候,需要什么用手指指,對方也能懂。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原來店里的每樣材料都是裝進保鮮盒后直接放入冰箱的,盒子上沒貼材料名,只是按照擺放順序把材料名寫好貼到冰箱門上,找起材料來很麻煩,尤其是新員工,可能對著冰箱上的名字翻查好幾遍才能找到?,F在每樣盒子里裝什么,都寫好名字貼在盒面上,又照了張照片貼在冰箱門上,哪種材料在哪個位置,看看冰箱門上的照片就知道。”
留住人才倆辦法:好福利、快晉升
當談到從2010年起就在全國各大酒樓蔓延的用工荒,李總廚笑說大蓉和并沒有出現這種問題,因為酒樓的福利待遇還不錯,員工在這里能學到東西,制定的一系列制度還能讓優秀員工快速升職,而員工的待遇好了,回家跟親朋好友一說,自然會有很多人想進來工作,不愁招不到了。這樣一環扣一環,不斷吸收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能留下不少人才。
大蓉和究竟有哪些員工福利?李總廚笑笑并不說話,而是帶著筆者走進了廚房。
員工福利貼墻上
后廚長廊的整整一面墻上,貼著一副大大的“員工福利約定”。收入福利、人事福利、假期福利、工會福利,四個部分共計28條,每一條都清楚標明了員工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。
“‘約定’上墻,福利透明公開,員工看了之后心里就有了底,工作也會更加賣力。而且有些福利,比如‘給員工過生日’和‘春游’,給員工提供共處機會增進彼此感情,感情深了,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自然加強了。”
升職!升職!讓員工永爭第一
除了好的福利待遇,給年輕人很多晉升機會也是大蓉和留住人才的一種方式。
“光有好福利是留不住人才的,還得充分地給予他們晉升空間,有了奔頭,他們才會更加努力。每周店里各個檔口主管會對手下的人進行一次操作性培訓,一個月后,由部門主管會把每20人編成一組,考校當月培訓的內容,一二三名分別給予現金獎勵。得到第一名是很重要的,不僅僅有現金獎勵,它還相當于一張‘門票’,因為只有每個月的第一名才有資格參加季度優秀員工的評比,而評上了季度優秀員工,才有資格參加年度優秀員工的評比,年度優秀員工就有可能升職、去外地考察學習……一系列的疊加效應下,每次評比大家都想‘爭第一’,工作起來更加刻苦賣力。”
新人培訓全靠“抄”
后廚制度、員工福利約定、員工宿舍管理架構圖、案例墻……在后廚一路走下來,筆者驚奇地發現,大蓉和幾乎全部的規章制度都掛在了墻上。李總廚介紹,這些掛在墻上的規章制度,一是起到警醒的作用,讓員工在工作中更好地按章執行,二是在培訓新員工時派上用場。
“大蓉和的新人,入職后從來不會統一培訓,一是因為培訓需要找場地、找老師、寫講稿,很麻煩,二是統一培訓的效果不一定好,沒準兒你在上面講,他卻在下面睡,而且一般酒店培訓新人會占用休息時間,員工很反感。我們的培訓方法就是發個小本子讓新員工對著墻上的規章制度抄,而且是在上班時間抄,絕不占用他們下班后的時間。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’,就好比這個案例墻,上面95%都是員工犯錯的案例,新員工看到前輩們犯的錯誤,以后在工作中就會避免。還有這面墻上的曝光欄,前廳、后廚、宿舍的規范做法和不規范做法都拍了圖片配著文字貼在上面,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,新員工看了就能明白。酒店一般給新員工三天時間熟悉崗位、制度,三天后交上本子,由主管抽查提問,能答對80%就算過關,一般人都能達到標準,比培訓的效果要好很多。”
五常六T新延伸:3J管理顯成效
所謂“3J”,就是“整潔、簡潔、快捷”,這是酒店針對后廚實際情況,在五?;A上所做的提升。整潔,就是工作環境要整齊干凈;簡潔,就是工作方法要簡單明了;快捷,就是工作程序要快速便捷。“3J”管理法從2005實行至今,效果一直很好。
1.平面圖上墻 找物更迅速
涼菜、面點、炒鍋等各組的墻面上都貼有一張平面圖,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各個設備的擺放地點,李總廚介紹,這主要是為了方便新人盡快熟悉環境:蔥姜在1號冰柜,1號冰柜在哪?看看墻上的圖吧!
2.考勤掛牌 一目了然
大蓉和的涼菜、熱菜、面點等各個小組的墻面上,都分別掛有一個由鐵板做成的考勤牌,牌上各組工作人員的照片旁邊,分別貼有一個帶磁性的小鐵片,在崗、休息、值班三種考勤狀態,每張鐵片上各寫一種,一旦有員工休息,組長就會把寫有“休息”的鐵片掛在那個人的照片旁,以備值班人員巡查??记趻炫?,有助于各位主管監管員工,落實工作安排,而且新人進來后,考勤牌上的照片也能幫助他盡快認識同事。
3.通透廚房 寬敞明亮
筆者曾見過很多酒店的后廚,并不注重廚房的通風和采光,為了節省空間給前廳,有的廚房甚至選在了最陰暗潮濕的角落。而大蓉和的廚房四面都是玻璃窗,李總廚介紹,這么設計,一是為了采光,白天100%采用自然光照明,不用開燈,非常節能,二是為了改善廚師的工作環境,在寬敞明亮的地方做事,廚師的效率自然會更高。
4.新式小工具
成菜效率高
在大蓉和的廚房,筆者發現了兩個非常有意思的小工具,都是為應付店里走量龐大的招牌菜而發明的:一個是打荷組的三頭剁刀,專門用來剁青椒,也可加工蔥姜蒜米,這個剁刀是自制的,跟一個定做的大木桶配合使用,青椒不會四處飛濺,而且提速明顯,一桶小米辣不用十分鐘就全部剁碎了;大蓉和有一道“粗糧窩窩頭”,搭配清炒青豆蝦仁丁一起上桌,這道菜賣得很火,窩窩頭走量很大,李總廚從市場上淘回來一款牙簽筒,每個一塊多錢,將牙簽筒倒扣在砧板上,面團做成劑子搟成圓餅,再往牙簽筒上一扣,稍微壓一下,從圓餅到窩頭,不用2秒鐘就做好了。
5.崗位表上內容多
在打荷區,筆者看到貼于墻面上的一張長長的表欄,這是打荷組的崗位表。與其他酒店的崗位表只標示一兩種內容不同,大蓉和的崗位表上包含了多項內容——整個打荷組按照左右分為A、B區域,A區有6個小組,B區5個小組,此外還有高壓房、小料崗、石烹崗、腌制崗4個小組,表上標示出了每個小組負責的菜品、餐具、3J衛生、灶上一帶一,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以及注意事項,此外還有關于菜品質量的“四不做”、“五不出”,李志強介紹,把每樣要求寫入表格貼在墻上,該怎樣做,員工自然明白。
來源:《中國大廚》
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