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體酒店的競爭力在哪里 |
作者:佚名 日期:2014年02月19日 來源:本站原創 瀏覽: 次 |
單體酒店如不從根本上求突破,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。那么,究竟該如何“發力”,又如何形成企業獨特的競爭力呢?
一、正確定位。
酒店處于什么位置,目標客源是哪些,所具備的功能和產品硬件與什么樣的客戶群相適應?先把這些問題弄清楚,并下力氣做好設計和整改。如果你的酒店地處繁華商業區,但沒有會議功能,那么客源對象應是商務或旅游客為主,商務型酒店的特征已明確,緊接著是配套與酒店檔次相符合的產品設施,再根據客房數多少調節公司協議客戶、網絡、散客、旅行社等客人的占比,力求滿足賓客需求。在什么樣的位置做什么樣的客源,有什么樣的功能和產品定什么樣的價位。上海新客站附件某高端酒店硬件產品和軟件管理均符合五星標準,但經營很不理想,原因是定位出錯。浦東的某五星級酒店有11萬平方米,會議規模滬上第一,但僅有客房260間,產品結構上明顯不合理,當然這家酒店的經營管理是成功的,但如果它的客房數在500-800間左右,業績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。這二個案例也較有代表性,前者定位錯誤,后者結構不合理。
二、剖析案例取真經。
企業經營靠特色,如果沒有個性特色,僅豪華和硬件支撐,很難有持久的生命力。成功的單體酒店均有鮮明的特色,如青島的海景,該酒店十年磨一劍形成了自己的服務品牌“親情一家人”,后通過服務營銷,服務增值擴大了企業影響力,這是特色經營。但從深層次看海景,這個服務品牌成功的背后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持久推進,使“親情一家人”服務品牌成為文化主題,企業文化與主題文化二者有機結合,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又如,紹興的咸亨酒店,2010年開業至今僅三年,已完成了五星掛牌,去年的營收實現21500萬元,GOP6000多萬。咸亨集團旗下有15個企業,涉及多個領域,但真正意義上的酒店僅1家“咸亨酒店”,其它連鎖酒店均是純餐飲。那么,咸亨靠什么鶴立雞群?答案是“特色”。咸亨酒店是一家魯迅文化主題酒店,有鮮明的特色,地域文化也是咸亨一個亮點,主題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實現了文化的多樣性和系統性。又將文化融入產品實現了附加值的提升。上***灘的英迪格酒店是洲際旗下的第三個品牌,它不屬于單體,該酒店利用浦江景致,十六鋪碼頭舊址和近老城隍廟等優勢,在文化上做文章。以水元素、碼頭元素和老上海特色,成功打造了鄰里文化主題酒店。由于酒店定位正確,產品過硬又具文化個性,開業以來房價居高不下,超過上海80%的五星級酒店平均房價。以上三家酒店區域涉及山東、浙江、上海,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,值得我們思考總結借鑒。
三、特色經營,文化制勝。
酒店業經歷了價格競爭、質量競爭二個階段,下一階段則是文化競爭。因為只有文化競爭才是最高層次的競爭。當然,目前還有不少酒店停留在最原始的價格競爭階段,生意不好就降價,客人不多則促銷贈券,企業基本無利可圖,僅賺個“人氣”。由于過低的定價,導致了品質的下降,有些高星級賓館失去了基本的舒適度。其實,任何急功近利的追求都是不可取的,企業應追求可持續發展??沙掷m發展就應該從根本抓起,“以人為本”是核心理念。如何最大程度關愛員工并真正落實到實處,如何最大程度關愛賓客,為賓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,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。調研中我發現某城市有幾家五星級酒店員工食堂不開早餐,這是個不可思議的事,與人性化管理反差較大。
主題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,需要企業挖掘地域、歷史、自然、人文等文化元素并加以梳理,針對性定位并系統導入,這里要避免幾個誤區:一是為文化而文化。文化不是商品,文化只有通過與產品的融合才能體現其附加值。不能重文化形式上的導入而忽視產品內在品質。二是立竿見影。希望通過導入文化主題后立即收效,這顯然是不現實的。文化打造需要時間,市場宣傳推廣也要時間,讓消費者了解接受同樣需要時間,因此要有個好心態,市場培育總有個過程。三是東搬西抄。有些酒店想通過走捷徑來快速轉型,于是聽說哪家酒店經營好就去“學”,而這個“學”并非從根本上研究,只是東搬西抄,如現在好多酒店學鞠躬,給客人寫便條,停留在表象的形式上,實際意義并不大。這樣東搬西抄的結果是不系統、不實際、不合理,甚至行不通,忙了半天沒啥收效。筆者認為,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是值得提倡的,要尊重專業,尊重知識。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,國際品牌中香格里拉集團的產品最為過硬,雖然規模不是最大,但經營管理水平確實領先,盡管如此,他們還是聘請近20家專業公司為其做各方面的提升。香格里拉大酒店特色是鮮明的,“殷勤好客香格里拉情”完美演繹了“至善盛情,源自天性”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理念。
企業應重視文化建設并從三個方面抓起,一是精神文化,二是物質文化,三是管理文化。精神文化尤為重要,企業的核心價值觀、追求方向、社會責任等,這些將深刻影響全體員工。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很大程度取決于精神文化。
主題文化建設一定要抓住根本,緊緊圍繞“以文化為主題,酒店為載體,顧客體驗為根本”,應強調外在的“形”和內在的“質”的高度結合,如果不能體現“文化性、獨特性、體驗性、專業性”,那么主題酒店便沒有真正形成其個性特質,文化附加值也無法提升。成功的文化主題酒店應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。
單體酒店應避免與其他酒店比硬件、比豪華、比規模,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變被動為主動。應在舒適度、個性化、特色上做文章。
企業打造文化特色,并且產品過硬,管理上不斷優化,開源節流雙軌齊下,利用新技術和網絡優勢實行異地同檔次酒店的客源和獎勵計劃共享……只要措施到位,辦法得當,單體酒店必將成為我國酒店業中一支生力軍。
|